典型的满头小辫子、柔顺的长发、夸张的卷发……在看到非洲女人的头发时,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:这些小辫子是怎么编的?她们洗头不麻烦么?其实非洲女人多变的发型,都是戴的假发!
她们原生的头发是卷曲松散的,且生长速度很慢,好不容易留长就形成了爆炸头,这种发型被认为是不正式的,在学校被禁止,因此很少人把头发留长。

自然生长的头发是这个效果
发质导致她们的头发无法打理成我们的刘海、中分、披肩、马尾等发型,因此男生清一色留板寸或毛寸,女生则要么也是平头要么戴假发。也就是说,我们看到的那些小辫子,全都是假发!

非洲人天生爱美,女性很爱变换发型,很多人一个星期改变一次发型,学校的小女孩则像是妈妈的洋娃娃一样,头发被打扮得各具造型,甚至有塑料和金属饰物。
俩姐妹的“金属”辫子

男生清一色短发,女生清一色假发
换发型时理发师把满头辫子松开或用刀片切断,再换上从市场上购买的新“发型”。这些头发有的是化纤制品,有的是进口的真人头发制成,当然价格更高。一次换发型花去的钱约3000-4500尼日利亚奈拉,合人民币大约100-150元。这对本地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,却不能阻挡她们爱美的心。
她说目前戴的这种化纤头发好几周都不用洗,下次换发型时直接扔掉。即便需要洗头,也不用把辫子松开,直接用水洗。事实上,这种辫子起源于卫生条件不好的时候,非洲人把头发编织在一起避免跳蚤在松散的头发里生长。那时连吃饱饭都成问题,自然顾及不上打理头发、频繁洗头。现在卫生条件改善了,这一代表性的发型却被保留了下来。
大量的需求导致非洲头发市场总值约为60亿美元,并且还在逐年增长,其中主要的假发进口国就是中国和印度。还记得在街头巷尾听到“收—头发、辫子—”的吆喝声吗?收到的那些头发很可能被加工之后卖到了非洲。

非洲人很注重外表,也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印象。见面时总要互相夸上几句:你今天看起来很精神!我喜欢你的裙子!你的鞋真好看!周围很多女性朋友的手机壁纸都是一张自拍照。听到音乐后,她们会扭动身体甩起满头假发跳舞,这是她们展示活力和自信的肢体语言。
路边阿姨看到我在拍照,就扭动身体跳起舞来,对我说“拍我拍我!拍完以后拿给你朋友看!”
在这种由内而外的活力之下,头发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?